网吧监控: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博弈/杨涛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8 07:39:11   浏览:8730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网吧监控: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博弈

杨涛


到6月底,上海将为全市1329家网吧的11万台电脑安装一套全新的监控软件。通过这套软件,管理人员可在办公室里对网吧里任意一台电脑的情况进行监控。发现有人浏览受限制的网页(比如黄色网站),工作人员可以马上通过技术手段对这类网页进行屏蔽,从而有效过滤网上的不良信息。(《东方早报》4月28日)
但是,以过滤不良信息和限制未成年人在网吧上网为目的的这套软件,还未安装完毕就遭遇了争议。
有专家认为,这种行为是否侵犯了公民权利不是绝对的,但可能侵犯到隐私权。如果网吧工作人员告知消费者或是在网吧醒目处给予上网将受监控的提示,就不存在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但也有专家认为,从网络管理的角度出发,这样的做法还是比较合理的。网吧是一个特殊的场合,它是公众娱乐场所,上网所浏览的内容可以被别人看到,这已经构成了传播,行政机关有职责对这样的公共场所进行管理。
两位专家,一位是私法学者,一位是公法学者,他们从各自学术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有他们的道理。但笔者认为这些见解并不全面,并没有综合考虑公法与私法的相关问题。
这件事情应从公民权利与公共行政的关系上看,之所以发生争议实质上是公民个人的隐私权与公共利益在进行博弈,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寻找一个平衡点或在两者中谁优先考虑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管理人员对电脑进行监控的行为已经是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不可否认,上网所浏览的内容可以被别人看到,这已经构成了传播。但是,公民上网并不仅仅浏览网页,写信、聊天等等都是在一台电脑位所占的狭小空间进行,这些人也不愿他人知晓其写信、聊天的内容,这明显属于个人隐私范畴,对其进行监控便是窥其隐私。其次,如果网吧工作人仅仅告知消费者或是在网吧醒目处给予上网将受监控的提示,并不能作为对侵犯隐私权的免责,这只是涉及知情权的问题,网吧只是让公民知情而已。而隐私权的放弃要基于公民个人的自愿,格式合同的强制条款不能剥夺公民的隐私权,格式合同要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正如我们住酒店,酒店不能说提示了房间有监控设备就可以免除其侵犯隐私权的责任。
所以,问题还不在于进行监控的行为有无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而是说这种限制有无正当理由。众所周知,行政机关为维护公共利益的需要有职责对公共场所进行管理,特别是网吧这种公开场所,黄色等有害信息的传播极为频繁,危害之广、之烈,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毒害,已成为一个非常严峻的社会问题,关系到许多人的切身利益。行政机关在目前没有非常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以前,对网吧的电脑进行监控是不得已的措施,为了维护这一重大社会公共利益,公民的隐私权不得不退居其次。因而,在这个意义上,监控行为尽管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但仍有正当性,也就是说在这场隐私权与公共利益的博弈,后者要占上风。
但是,既然监控是对合法的权益限制,而且其目的是为了合法的公共利益,因此,手段必须节制。比如,行政机关应制定严格规定,严禁管理人员外传在监控中获得的信息;除非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监控获得的信息不能作为证据使用;条件允许下改进监控软件,避免涉及隐私等等。

通联: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 杨涛 华东政法学院法律硕士
邮编:341000
E?mail:tao1991@163.net tao9928@tom.com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长春市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住院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

吉林省长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长春市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住院医疗保险办法》实施细则
长春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长春市分公司 长春市教育委员会 长春市卫生局 长春市红十字会



第一条 为更好地贯彻执行《长春市中小学生和学龄前儿童住院医疗保险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办法》第二条规定的被保险人系指:在我市行政区域内的所有中、小学校(含职业学校、特殊学校)的在册学生和一周岁以上学龄前儿童,不包括户籍在外地而在本市寄读或暂住的学生和儿童。
被保险人参加本保险后因病、伤休学后,其所在学校保留学籍的学生,仍可作为本保险的被保险人,但年龄一般不超过十八周岁。盲聋哑学校及弱智学校学生年龄应不超过二十周岁。
第三条 本保险以被保险人所在学校或幼儿园(街道办、村委会,下同)为投保代办单位(以下简称代办单位),统一于每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后的一个月内由代办单位向其所在县(市),区的人民保险公司办理保险手续,并缴纳保险费,逾期不予办理。被保险人的保险费列入学校收费
卡中。代办单位是学校、幼儿园的必须确保90%以上的投保率;代办单位是街道办的,必须确保85%以上的投保率;对未达到投保率的,保险公司不予承保。代办单位是村委会的,可先行试点总结经验,条件成熟后再按《办法》规定执行。
第四条 在保险年度内发生下列情况的,依照下列规定处理:
(一)被保险人在我市范围内转学、转园的,可不办理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如被保险人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医疗费用时,凭就读学校或幼儿园证明,由被保险人家长向其就读学校或幼儿园所在县(市)、区的保险公司办理申请给付。
(二)被保险人因故转学、转园到外省、市或被取消学籍以及中途辍学、死亡的,保险责任即告终止,不办理退保手续。
(三)代办单位在撤并时,应及时将被保险人转学、转园的情况通知保险公司,被保险人的保险关系继续有效。
第五条 被保险人因病、伤,可任意选择《办法》第六条规定的医疗单位进行诊治,但医疗单位不包括联合病房、康复病房及疗养院。
被保险人患有特殊疾病系指:血液病、恶性肿瘤、肾功能衰竭、先天性心脏病、大面积烧伤等疾病。
第六条 医疗费用的报支以被保险人每次住院或专科门诊治疗费用为计算单位。每次住院治疗的费用,从被保险人入院之日起至出院之日止。在同一个医疗单位中,由观察室直接转入住院治疗的,其连续的观察室医疗费用可计入该次住院医疗费用内一并计算。由于医疗条件的原因,从
一个医疗单位住院直接转入另一个医疗单位连续住院治疗的,可作为一次计算。专科门诊治疗的,以每次门诊为一次计算。
第七条 医疗费用的申报手续,由被保险人直接到保险公司办理:
(一)被保险人家长(或监护人,下同)依据医疗单位的原始收据填写保险公司统一印制的《住院医疗保险给付申报单》,连同医疗诊断书、原始收据和代办单位证明送交保险公司。
(二)保险公司对给付申报单位及时处理,一般应在申报手续齐备后二周办理给付;对情况复杂必须调查核实的,也应在四周内办结。
第八条 被保险人发生住院医疗费用后,一般应在一周内向保险公司办理申请给付手续,最迟不得超过发生医疗费用后的三个月。如无特殊情况,三个月疗后仍不办理给付报手续的,按放弃医疗保险金申请权益处理。
第九条 被保险人享受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半费医疗或其他合作医疗待遇的,其住院医疗费用的原始收据应交保险公司负责复印,然后将原始收据退还被保险人家长,保险公司凭收据复印件办理给付手续。
第十条 被保险人在本保险生效以前已经住院治疗并在保险生效以后出院的或被保险人在本保险生效期间住院治疗出院时不再属于保险对象的,其住院医疗费用,以保险有效期间的住院时间占整个住院时间的比例,分摊保险责任范围的医疗费用。
第十一条 被保险人住院医疗和专科门诊治疗的收费,按卫生部门确定的自费病人的标准执行。
第十二条 由市卫生局会同市红十字会负责聘请专家组成的医疗保险鉴定机构,对是否属于医疗单位放宽住院条件及不合理检查和治疗等争议进行鉴定。凡经鉴定属于不应住院及不合理检查和治疗所发生的费用(包括CT、核磁共振等特殊大型仪器检查费用和无菌病房的住院费用),
保险公司可以拒绝给付;属于医疗单位责任的,费用由医疗单位承担,并由同级卫生部门监督执行;属于被保险人责任的,费用由被保险人家长承担。
医疗保险鉴定的直接费用由市保险公司向医疗保险鉴定机构支付。
第十三条 《办法》施行之日起至一九九三年八月三十一日止为一个保险年度,被保险人缴纳保险费的标准为5元,其他事项均依照《办法》和本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中专,技校学生住院医疗保险可参照《办法》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本实施细则由市人民保险公司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实施细则自一九九三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1993年2月9日

关于废止、修改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 第33号



关于废止、修改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第33号《关于废止、修改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已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6年第5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局长 周生贤

  

  二○○六年六月五日

  

主题词:环保 许可 清理 决定 令

  

关于废止、修改部分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十七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我局决定对《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等9件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或者修改:

  一、废止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1、《环境工程设计证书管理办法》(1995年2月6日国家环境保护局令第15号,1999年7月12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6号修订)

  2、《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2001年6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0号)

  3、《关于同意成立全国饮品企业环境质量管理审核委员会的批复》(1996年8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局环人〔1996〕714号)

  4、《关于发布〈中国环境管理体系咨询机构备案暂行管理规定〉的通知》(1998年4月8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8〕12 号)

  5、《关于印发〈环境保护产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可管理规定〉的通知》(1999年4月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89号)

  6、《关于贯彻〈机动车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1999年7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166号)

  7、《关于开展清洁生产审计机构试点工作的通知》(2001年9月21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2001〕154号)

  8、《关于开展服务性室内环境检测机构资质试点工作通知》(2001年10月19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环办〔2001〕120号)

  二、决定予以修改的规范性文件

  《关于开展排放口规范化整治工作的通知》(1999年1月23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发〔1999〕24号)

  修改内容:删除第七条。